重庆华侨城蓝楹湾盛大交付 树立豪宅产品新高度

近日,华侨城顶级序列作品、内陆第一个蓝楹湾——重庆华侨城蓝楹湾迎来了盛大交付。它是继深圳蓝楹湾之后,时隔近20年再次兑现的又一“城市度假”作品,传承了华侨城的“顶豪基因”。

蓝楹湾实景

入渝十载 

华侨城与城市共发展

自2014年扎根重庆市场以来,华侨城坚持深耕城市。从2017年全国首个山地版欢乐谷、玛雅海滩水乐园正式开园,到之后的华侨城生态亲子公园、运动生活公园以及长约3公里的滨江休闲带陆续呈现,都为重庆城市注入了全新活力。

欢乐谷实景

十年间,华侨城以央企责任担当作为行动基准,将高质量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脉搏,始终以“优质生活创想家”为理念,不断更迭升级产品,至今已交付了上万套品质人居。

而今,蓝楹湾作为千万元级住宅标杆作品,同时也是重庆华侨城在礼嘉区域的住宅收官之作,以超越期待的品质交付,推动重庆人居品质再创新高度。

蓝楹湾实景

内陆第一个蓝楹湾 

以产品力致敬“顶流人物”

重庆蓝楹湾将现代新颖的建筑产品与城市江岸度假氛围完美融合,精心构筑了一处全国罕见的野奢美学艺术私宅。

蓝楹湾实景

在园林景观上,为彰显城市度假氛围,项目依循自然地形高差,精心呈现出三重度假风情的生活空间,从仿若“桃花源”的出入奢华大门,到野奢风百米瞰江中庭,再到前区森之艺术长廊,通过自然、度假、艺术相融合的方式,塑造了一种归隐山野的乌托邦式生活体验,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身心悠然自得。

蓝楹湾实景

在建筑上,项目全公建化艺术立面独特创新,以大面积玻璃窗墙体系与多流线型铝板勾勒,既确保了空间的自然通透与实用性,又完美呈现出现代曲线美学,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射自然的光线与景色,让业主在生活中更加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蓝楹湾实景

坚持深耕重庆市场

走向更好未来

在高品质交付的背后,是华侨城对城市的不断深耕、对产品力的极致追求。   

2023年蓝楹湾亮相,为重庆市场带来全新江岸顶奢作品,该项目连续两年成为重庆中心城区千万元级别墅成交金额第一,至今仅剩10套房源在售。

蓝楹湾交付后,重庆华侨城方面表示,未来将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深耕川渝地区,为重庆带来更多优质人居作品。(资讯)

原标题:重庆华侨城蓝楹湾盛大交付 树立豪宅产品新高度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黄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教科书级”交付!看人气红盘招商1872的超强兑现力

2024年,招商1872总销售金额突破了15亿元,霸榜重庆中心城区销售套数第一(数据来源铭腾机构),收获市场高度认可。

近期,项目迎来首次交付,超强兑现力更是惊艳市场!(资讯)

大象国际版 张雪梅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黄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零首付”购房暗藏风险 购房者要警惕三类陷阱

“零首付”购房套路又开始露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关于“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称,“零首付”购房不可行、不可信,需警惕相关违法违规行为;“零首付”购房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购房者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

稍有金融常识的人肯定知道,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不可能为“零”,所谓“零首付”,一定是从其他渠道把首付款给“套”了出来。从哪里套取呢?购房者要高度警惕以下三类陷阱。一是第三方垫资,通常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提前垫付首付款。二是高贷,卖房者、中介机构等联合购房者,故意做高购房合同价格,以此增加银行的放贷金额,把高贷出来的那部分资金用作首付款。三是挪用资金,不法中介怂恿购房者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消费贷,甚至为购房者“包装”虚假经营主体身份,将银行发放的其他用途资金当作购房首付款。

既然“零首付”的钱是从其他渠道“套”出来的,这笔资金就不可能没有成本。从实际情况看,这项成本还十分高昂。在第三方垫资的套路下,购房者需要向垫资方分期偿还资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费用、手续费用等,息费水平远高于银行贷款。

除了多付钱,购房者还将面临诸多风险,甚至涉嫌骗取贷款犯罪,可谓得不偿失。在挪用资金的套路下,由于购房者将经营贷、消费贷挪作他用,一旦此行为被银行发现,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归还贷款或者下调贷款风险分类。如果购房者无法提前归还贷款,自身的征信记录将被影响,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关部门在2017年曾联合印发通知,严禁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行为。此外,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申请经营贷的过程中,不法中介往往为购房者伪造交易背景、账户流水等,这些操作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由此可见,“零首付”购房并非什么灵丹妙药,而是新瓶装旧酒、拆了东墙补西墙,其本质是从非银行渠道借钱买房,往往不仅没有解决购房者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反而抬高了购房者的资金成本,加剧了流动性紧张。2024年以来,我国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持续优化,新发放房贷利率稳步下行,购房门槛也进一步降低,全国层面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已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已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购房者如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可承担、可持续的贷款金额,切忌听信不法中介的花言巧语,最终得不偿失。(资讯)

原标题:“零首付”购房暗藏风险 购房者要警惕三类陷阱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24年10月份以来的止跌回稳态势,继续保持一定热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在2024年12月份,30个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同比均增长20%左右,2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增长约20%、同比增长近70%。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稳住楼市”的政策基调下,2025年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望修复,市场整体呈现出跌幅持续收窄的良好态势。

成交数据亮眼

“在政策不断发力带动下,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2024年12月份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落地及集中网签推动了成交量继续回升。”谈及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由财政部等3部门于2024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公告》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在2024年11月份发布《公告》,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12月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表现亮眼,二手房网签量均实现环比增长。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北京存量住宅(二手房)网签量达21556套,环比增长14.9%。上海市住建委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数为29711套,环比增长9.8%。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为8516套,环比增长15.8%。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统计周期: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宗数为11494宗,环比增长0.67%,同比增幅则达到17.33%。

“亮眼的数据表明,2024年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新政效果一直在延续。”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另外2024年12月份落地的降税政策相比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其降低购房成本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力提振市场情绪,带动购房需求释放。

政策加力带动市场修复

2025年,房地产市场能否延续2024年第四季度的热度,实现止跌回稳?

“2024年各类利好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对于2025年房地产销售市场会产生积极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预计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将持续收窄、成交均价总体趋稳。

曹晶晶认为,2025年政策加力有望带动预期修复,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一些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乐观情形下,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存量房等政策加快落实,居民置业意愿提升,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可实现止跌。其中,核心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受益于政策加力及市场优质供给增加,有望率先止跌回稳。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时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针对该项重点工作,2025年伊始,已有多个城市发布了有关政策,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5年1月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用地管理、支持住房消费、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优化预(销)售管理等7个方面,共28条主要措施。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于2025年1月1日发布《关于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的通知》,宣布延长多条有关政策适用期限。

“预计房地产政策将保持延续性,2025年有望继续围绕促进需求、优化供给两个方面展开,加快政策落实。”曹晶晶表示。(资讯)

原标题: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在构建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在历经3年左右的调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展望2025年,我国将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打好政策组合拳

“2024年,多部门合力打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势头。具体体现在2024年10月、11月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表示。

据介绍,“四个取消”,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四个降低”,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2024年底前,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2024年,我国城中村改造扩围至300多个城市,实施项目1790个,建设筹集安置住房161.7万套,改造城市危旧房7.4万套(间)。

2024年,“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合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已达3.6万亿元。

各地积极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150多个城市开展“商品住房促销月”“百城千企促销”“方便看房”等活动。2000多家房企、4000多个项目参与活动,有力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到访量、带看量、签约量提升。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势头,市场信心得到增强。目前,一线城市带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证明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卓有成效。

供需两端齐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据了解,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城市存量优化调整也有广阔空间,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形成新期待,这为充分释放需求潜力提供了支撑。

2025年,要着力打通卡点堵点,更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倪虹介绍,要把“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同时,要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对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应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落实好已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切实降低购房成本。

此外,要着力改善供给。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我国将合理控制房地产新增用地供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动房地产企业有效盘活存量用地和房产。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积极发展配售型保障房,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认为,建设“好房子”,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住房供给体系改革,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好房子”“好小区”建设与改造、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快相关条例的立法工作。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在优化供给方面,去库存将是重要一环。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望继续推进,将加速土地去库存;预计存量商品房收储也将继续推进,促进存量商品房去化;盘活商办用房改为租赁住房等工作也将继续开展。

在改善供给方面,“好房子”建设是重要内容。倪虹表示,要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要支持房企特别是大型房企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把保障房率先建成“好房子”;推进老旧住宅更新改造,推广装配式装修,把老房子、旧房子变成“好房子”;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也是转变房地产发展方式的要求。未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董建国表示,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发力。行业层面将推动房地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结构的合理优化。企业层面将引导房地产企业从追求规模扩张转为专注项目品质,有序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开发经营模式。产品层面从解决“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下大力气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好房子”是民生工程,也是大方向、新赛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从抓样板、建体系、强科技等方面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

要在协调发展上发力。房地产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要科学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实施好“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市场和保障两个体系要协调,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保障城镇住房困难、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租和购要协调,支持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发展,形成租购并举的合理格局。

还要在安全发展上发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将改革完善,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引导房地产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项目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提高项目开发品质,促进房地产企业规范经营,稳健发展。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存量房屋安全隐患问题,让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依据有保障。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要着力推动转型。要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行业转型发展。

“总的来看,我国房地产问题是在前进中、转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并持续发力,市场会进一步回稳,行业会加快回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加快构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也将逐步实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资讯)

原标题: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在构建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金萍     审核:毛丹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稳步落地

作为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一项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稳步落地。记者获悉,目前重庆、江苏苏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吉林长春、浙江金华、河北保定、四川乐山、安徽合肥、舒城、蒙城等多个城市的收购存量房项目已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上万套。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目的是什么?相关业务如何运行?

相关会议强调,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按照会议部署,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具体来看,再贷款的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的原则发放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2024年5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城市政府选定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所收购的商品房严格限定为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对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城市政府根据当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库存水平等因素,自主决定是否参与。

2024年9月,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再迎优化。“为了进一步增强对银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我们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人民银行出资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024年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原来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60亿元,现在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100亿元,加快推动商品房去库存进程。

目前,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已牵头发放银团贷款11亿元,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房企未出售房源,将其改造为保障性住房后,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配售;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向嘉寓公司发放贷款,支持收购1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较低租金+灵活期限”等设计,已实现开业项目“满租”;多家商业银行的安徽省分行已支持收购舒城县685套公寓、蒙城县865套住宅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了收购存量房在人口集中县域的落地。

2024年11月以来,合肥安居集团已收购存量商品房5733套、58.9万平方米,通过对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住房需求,实现了去库存、稳市场、留人才等多重目标。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为国有企业收购亳州市蒙城县濮水庄园项目865套住宅、六安市舒城县万达公寓项目685套小户型公寓共计提供5.35亿元贷款授信,这两个项目均位于县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的区位。(资讯)

原标题: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稳步落地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金萍     审核:毛丹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五部门“组合拳”出招,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10月17日,国新办发布会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有关负责人齐亮相,推出增量举措,落实存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新举措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两个增加”:聚焦堵点难点,增量举措靶向发力

当日,五部门聚焦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堵点难点,分别介绍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举措,其中两个增量举措很是“吸睛”。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说,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根据统计,仅在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为什么选择货币化安置等方式?倪虹说,这不但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

“货币化安置等方式还有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主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说,以户均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计算,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有望释放约1亿平方米的刚性购房需求。“100万套只是起点,发布会释放了明确信号,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对于第二个增量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说,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管理,做到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这意味着,不仅要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还要彻底打通从‘白名单’到‘融资落地’的堵点。”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这一举措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压力,使保交房有坚实保障,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四个取消”“四个降低”:提振信心,存量政策积极落地

对于存量政策,倪虹总结了“四个取消”和“四个降低”。

“四个取消”——包括取消或调减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

“这些举措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提振购房需求。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已经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也将为后续政策提供清晰的路径。”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说。

这些政策发布以来,各地迅速行动。随着10月16日天津宣布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目前全国范围内仍有限购措施的城市已为数不多,仅剩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海南部分城市,这些地方近期也都调减了限购措施。

此次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一口气介绍了此前五项房地产金融举措的推进情况:

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调整;绝大多数城市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延期到2026年底;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后已有银行做了申报;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的政策……

“近期人民银行还出台了降准、降息等一揽子金融政策,这些政策跟上述房地产金融政策一起,对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将持续产生积极作用。”陶玲说。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各地有力推进保交房,已交付246万套,成效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一项一项抓落实的背后,是回应群众关切。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多地看房量、到访量明显上升,销售量有不同程度增长;居民房贷利率大幅下降,提前偿还房贷的现象有所减少。

“中国的房地产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的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倪虹说。

狠抓落实,为长期高质量发展蓄力

倪虹表示,接下来,要同心协力,把组合拳打好,狠抓落实,让政策效果充分显现,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政策红利。

专家表示,此轮政策调整,不仅旨在提振楼市,也为长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蓄力。

一系列政策还在持续推出。针对已宣布的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政策,相关部门已指导地方规范程序、明确标准,重点围绕“怎么收”来推动落实。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说,自然资源部正积极配合财政部,推动利用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以土地收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研究设立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商业贷款等支持政策。

通过收回收购土地盘活存量,一方面可减少市场存量土地规模,更好发挥土地储备“蓄水池”和投放调节的功能;另一方面,可增加资金流动性,有利于房企集中资金用于保交房;此外,收储后形成“净地”“优地”,有利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环境,满足居住需要,腾出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政策,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说,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明确相关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这些政策统筹把握相关城市房地产调控的节奏和地方财政收入形势,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和购房人负担。财政部表示,具体政策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

我国住房发展已进入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有新期待。

倪虹说,推动“好房子”建设,主要是抓样板、立标准、建体系、强科技,推动建设不同面积、不同价位的“好房子”。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好房子”,还要结合城市更新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资讯)

原标题:五部门“组合拳”出招,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财政政策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信号明晰

近日,财政加力稳楼市信号密集释放。专家认为,为激发房地产市场交易活力,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两项税收政策有望调整。此外,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力度将加大,推动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此前表示。

这项政策被业内视为近期即将出台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从目前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来看,包括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个税政策都存在调整空间。

从现行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外,在其他城市,对个人销售购买2年以上的住宅,不区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一律免征增值税。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对个人销售购买2年以上的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税,对个人销售购买2年以上的非普通住宅要征收增值税。

在土地增值税方面,对建造销售增值率低于20%的普通标准住宅,免征土地增值税。按照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普通住宅标准由各地明确。

华福证券分析师陈立认为,明确与取消普宅认定相关的税收政策,有利于降低开发商土地购置成本和居民购房置换成本,激发市场交易活力。

在严跃进看来,调整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将降低税费成本,对于房屋交易和开发成本降低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设立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

除调整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外,专项债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将加大。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做好地块筛选和项目储备,推动专项债券资金加快落地,切实做到规范操作、有章可循、从严管理、精准高效。

在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看来,鼓励各地利用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土地,盘活存量,有利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市场存量房地产用地规模,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同时,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有利于房企集中资金用于保交房,改善市场预期,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土储结构。此外,收储后形成“净地”“优地”,既有利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住需要,也可以腾出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有效投资。

为用好土储专项债政策,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此前透露,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设立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作为专项债的补充,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专项再贷款支持。

推动专项债“收储”政策落地

除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外,专项债还可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此前财政部明确,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同时,优化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方向,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

此前,推进“收储”存量商品房主要通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进行。今年5月,人民银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9月,人民银行宣布,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人民银行出资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

接下来,专项债参与“收储”可以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认为,支持使用专项债用于“收储”存量商品房,可以有效补充“收储”资金来源,进而加快地方“收储”进展,完成消化存量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建的双重目标,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资金流负担,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专项债‘收储’政策的加快落地,有利于缓解现房累库压力,降低行业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从供给端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陈立认为。(资讯)

原标题:财政政策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信号明晰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宏观经济向好为楼市增信心

从各地12月初开始公布的11月份房地产市场数据看,很多城市房地产市场延续了10月份的企稳回升态势。这得益于土地、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还将持续增强。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成为各方对房地产市场信心持续恢复的重要原因。当前,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主要指标回升明显,市场信心改善。宏观经济向好的预期不断得到强化,居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住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10月份向好基础上继续回暖。11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8763套,比上月增长8.0%,网签量为近20个月最高水平。上海二手房成交总套数为2.705万套,是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突破27000套,创下近44个月的新高。广州一手和二手商品房网签量较上月保持正增长,一二手商品房网签面积比上月分别增长1.6%和4.3%。深圳有关机构统计表明,11月二手住宅网签7125套,与上月相比上涨16.5%,成为近4年最高点;一手住宅预售网签8076套,与上月相比大涨94.5%,加上1500套左右的现售新房网签,11月深圳新建住宅总网签量接近1万套。

楼市回暖城市范围从一线城市向其他城市扩大。近期,很多一线以外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呈现明显回升态势。11月,石家庄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10月份增长14.9%。11月1日至29日,南昌市二手房网签套数比上月增长6.03%;11月新房网签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1月1日至24日,合肥市二手住宅成交57万平方米,日均比10月份上升5%。

土地市场也更加活跃,表明企业对未来有信心。11月份,北京有5宗住宅用地成交。12月2日,深圳下半年第4宗涉住宅用地出让。最近,上海、杭州挂牌出让的土地全部成功出让,不但没有出现流拍,有的地块还竞争十分激烈。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低迷,企业资金不足,也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更多是观望。如今土地市场成交增多,表明一些企业资金状况正逐步好转,企业对未来市场有信心。

11月并非房地产市场传统销售旺季,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能够延续10月份的热度,主要得益于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这些政策除了取消限购等一些限制性措施之外,还包括降低首付、降低房贷利率、降低换购住房税费负担等。一些新举措也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将使得市场需求大大增加,有利于消化存量房,盘活市场。年底前,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将使得保交房更好推进,大家对买到烂尾楼不再那么担心。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信心大大增强,有望带动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量持续恢复。

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在继续加码,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贵州省提出五方面房地产相关举措,其中包括发放不高于5%的政府优惠券,定向用于房屋装修和家用电器消费。兰州出台公积金新政,新增贷款业务种类“商转组合贷”,有效缓解传统“商转公”业务缴存人自筹资金的压力与负担。各地对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有主体责任,预计各地将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持续优化房地产相关举措,为市场止跌回稳提供政策支撑。

购房成本将继续降低,居民购房热情有望再度点燃。12月1日,有关房地产市场的系列税收政策开始实施。税收新政后,居民购房缴纳的契税将有所减少: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14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住房减按1.5%、二套住房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宣布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取消此标准后,一些购房者将较此前免去不小的一笔增值税支出。

可以预期,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将为国民经济运行的稳中有进提供强劲的动力。(资讯)

原标题:宏观经济向好为楼市增信心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5年稳楼市要谱好“三部曲”

2024年末,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都对房地产行业做出相应部署。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近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2025年房地产发展定下基调。

综合多次重要会议内容来看,“止跌回稳”将是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首要任务,需“持续用力推进”。在笔者看来,2025年房地产行业怎么干,谱好“稳市场”“稳主体”“稳预期”三部曲,对唱响“稳楼市”至关重要。

第一,加力释放需求稳市场。当前,需求端政策以“组合拳”的形式持续松绑和刺激,效果已有所显现。2024年10月份和11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呈现止跌回稳势头。

接下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及各地有望协同施策,加大力度挖掘和有效激发潜在居住需求,主要从两大方面推进。一是要把各项存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预计进一步放松核心城市限购政策、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支持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政策会加速上路;二是增量政策会加码落地,比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在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充分释放新增购房需求。

第二,着力改善供给稳主体。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改善供给端的核心逻辑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两大着力点是消化存量房产和严控增量住房并行。

在增量供应方面,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是施政方向,即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在去库存方面,各地需在消化存量房产及土地等沉睡资产方面下功夫,这关乎能否稳住市场主体以及行业风险出清进程。

笔者预计,2025年将多维度发力去楼市库存,减缓企业资金压力。一是完善存量商品房收储政策,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各地更多自主权;二是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三是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存量商办用房转为租赁房或是重要方向;四是推进“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做好保交付增信心。

第三,有力推动转型稳预期。当前,我国居民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旧模式难以为继,真正实现止跌回稳,让行业保持健康发展,需要转向新模式,这一路径已经愈发清晰。

新模式是系统工程,包括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2025年推动新模式落地的关键发力点,将聚焦三大方面:一是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别是“好房子”供给;二是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三是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可以说,未来楼市有望进入预售和现售并存的时期。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力量。据中指研究院监测,目前全国多地在新供应地块中持续优化容积率和计容规则,引导和鼓励房企打造更优质的产品,不少城市已出现多个得房率超100%的新房项目。随着“好房子”不断放量,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以释放,会进一步修复及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未来,“止跌回稳”与“稳住股市楼市”方向明确,叠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持续用力且更加给力地打好政策“组合拳”。一言以蔽之,2025年,房地产行业迈入新发展阶段可期。(资讯)

原标题:2025年稳楼市要谱好“三部曲”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黄芸 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国际版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国际版”或“大象国际版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